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下设单位 > 正文

“中国三亚”门户网

发布日期:2016/4/27 14:14:13 浏览:1432

三亚市法制办,“中国三亚”门户网 中国三亚门户网、三亚门户网、三亚市政府门户网、中国幼儿园门户网、中国福州门户网、中国银行全球门户网、中国平凉门户网、中国发展门户网、中国银行门户网、中国移动门户网、三亚市法制办。

电动车3.2万辆,简易处罚1.3万人次,交通违法罚款1082万元。拘留无证驾驶、闯红灯等违章摩托车司机165人。经过综合整治和广泛的宣传教育,交通违章现象大幅度减少,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全年全市共发生交通事故107起,死亡46人,伤141人,直接经济损失70.66万元,与2006年同比,事故起数下降6.96,死亡人数下降2.13,受伤人数持平,直接经济损失下降70.57。

安全保卫工作

2007年,市公安局先后圆满完成三亚城市名片揭晓晚会、奥运百城评选活动、“两节”、“两会”、“三月三”、“五一”、“国庆”和党的十七大等37项大型会议和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尤其是全力以赴做好党的十七大安全保卫工作,全体民警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岗位,不辞劳苦,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全市无影响坏的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事)件,无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无火灾和重特大交通事故,无“法轮功”邪教案件,实现了“双三零”目标。全年先后圆满完成警卫任务62批,750人次,确保来三亚市的中央首长以及中外嘉宾的绝对安全。

“三基”工程建设

2007年,三亚市公安局党委把“三基”工程建设作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经常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进展情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泰令同志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之尧同志多次对市公安局的“三基”工程建设进行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存在的困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泽林同志专题听取市公安局“三基”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专门召开市委常委“议警会”,解决市公安局“三基”工程建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大问题。市委批准三亚市公安局成立特警支队,同意给市公安局增编404名,增加30名科级非领导职数,增加基本建设、购置装备、人员培训等经费4025万元,决定将基层一线民警全部到正规院校脱产轮训一遍,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与基层组织联动运转。制订下发了《三亚市公安局队伍建设考核办法(试行)》,并对三亚市公安局各单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配齐配强基层所队班子。调整后的班子成员年龄、文化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从优待警,民警按规定进行休假和体检。根据政策的规定,设法解决基层民警的生活补贴。加大基层民警立功受奖人员比例。建立交流轮岗制度,从机关和其他部门抽调26名民警充实到派出所,推进警力下沉。树立了戒毒康复农场等一批典型。公安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大,进步快。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执法执勤零投诉,队伍管理零违纪”和开展“五星级服务机关”活动。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对3名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民警进行通报,逮捕2名涉嫌犯罪民警,辞退有严重违纪行为的民警1人,进一步严肃了纪律,民警执法为民理念进一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步上新台阶。全年,三亚市公安局组织各类培训班60期,培训民警823人次,组织全局民警集中考试5次,对全局民警体能综合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三亚市公安局政治练兵、业务练兵、技能和体能练兵取得新的进展。全局民警运用科技手段办案的氛围逐渐增强。三亚市61个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已完成规划,正按计划逐步进行建设。友谊派出所办公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二看守所、拘留所、新居派出所等办公楼正在建设中,雅亮派出所、梅山派出所和巡警支队、崖城分局等办公楼已正式立项。23个派出所外观标识建设已完成。为一线单位购置各种机动车59辆,其中警用汽车9辆,警用摩托车50辆。稳步推进“金盾工程”建设,一期建设任务完成率85.7,二期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中。一批公安科技装备得到了更新,为技侦部门划拨95万元资金购买技术装备,为网监部门划拨65万元更新技术装备,投入80万元为基层一线民警配备单警装备,基本设施和装备明显改善。

(三亚市公安局)

审判

简况

2007年,三亚市法院积极履行审判职能,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着力规范司法管理,稳步推进法院改革,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363件,审(执)结4050件,同比上升了5和3.7。

审判工作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2007年,三亚市法院坚持“严打”方针,突出打击重点,依法严惩“两抢一盗”、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涉枪、涉毒、黑社会性质组织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依法严惩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惩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进一步转变刑事司法理念,重视人权保障,坚持宽严相济,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初犯、偶犯、未成年犯依法从宽处罚,努力减少社会对立面。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召开宣判大会、提出司法建议、举办法律讲座以及对未成年犯的“圆桌式”审判、对缓刑假释人员的定期回访等形式,切实加强法制教育。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62件,审结654件,同比上升了9.1和9.6。

积极调处民商案件。坚持把化解民事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审判的最终目的,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损害赔偿、拆迁补偿、劳动争议等民事案件,化解矛盾纠纷,平衡各方利益,和谐社会关系,倡导良好风尚。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等涉农案件的审理,严厉打击和制裁坑农害农行为,依法保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切实贯彻实施《物权法》,妥善审结一批商品房买卖合同、小区物业管理等物权纠纷案件,保障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依法审理合同、金融、保险、公司纠纷等商事案件,制裁违约失信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交易安全,营造公平诚信的经济发展环境。慎重处理企业破产、改制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因企业破产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0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550件,审结1390件,解决诉讼标的额6.53亿元。大力加强诉讼调解,在全年所审结的民商事案件中,共调解(含撤诉)结案442件,调解率为31.8,同比上升了2.3个百分点。

努力化解行政争议。充分发挥行政诉讼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司法审查职责,坚持依法受理,畅通救济渠道,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定的诉讼程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依法审理群体性行政案件,妥善协调好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对受到国家机关违法侵害的公民及时给予救济和补偿。加强对行政案件的协调处理,探索建立行政案件协调处理的新机制,促进官民关系的和谐。200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92件,审结87件,同比上升了12.2和16;受理行政非诉案件124件,审结124件,同比上升了100。

执行工作

2007年,三亚市继续加大对各类重点案件的清理,把2006年6月30日前立案尚未执结案件、涉国家机关作为被执行人案件、涉弱势群体案件、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金融机构作为申请执行人案件、执行投诉案件、应依法恢复执行的中止案件列为清理的重点,做到定人、定案、定时清理。全面落实海南省高院关于执行案件复议、执行听证和执行评估、拍卖程序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执行期限,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建立健全执行款物登记制度,确保与财务部门台账的吻合。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研究建立执行联动威慑机制,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全年全市法院共新收各类执行案件532件,清理历年旧存案件165件,已执结557件,执结标的额5.53亿元,剔除涉及保护令、企业重组等“烂苹果”案件22件,执结率为82.5。其中执行和解130件,执行和解率为23.3;自动履行111件,自动履行率为19.9。

监督工作

继续强化内部监督。2007年,市法院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制约作用,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突出对执行、审判、司法技术辅助、行政管理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督。在两级法院执行庭设立专门的督察组,既对执行案件进行督察,也对执行行为进行监督。对重大申诉、投诉案件的接访听证,提前通知监察室派员参加,以便从接访中发现办案不廉洁的问题。

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认真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专题汇报、人事任免事先报告和重大案件及时报告制度,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4次,报送信息50条。认真落实市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及时整改和反馈。坚持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庭审制度,全年共邀请了15名人大代表旁听重要案件的庭审。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办结市人大转办信访件46件。与此同时,全市法院还积极拓宽外部监督渠道,主动接受来自党委的组织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群众监督。

司法管理

落实公开审判措施。2007年,三亚市健全公开审判制度,做到立案公开、庭审公开、裁判结果公开以及执行公开。建立诉讼权利义务和诉讼流程告知制度,提供咨询和查询,使当事人清楚地知道诉讼全过程。坚持刑事二审案件公开开庭和执行异议、减刑假释、申诉复查、国家赔偿案件昕证制度,将案件处理过程公开。建立和完善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把全部执行行为、执行过程置于社会公众和当事人的监督之下。制定《关于执行委托拍卖的操作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开评估、公开拍卖的操作程序。利用“天涯法律网”公开裁判文书、法院公告和审判动态,并在网上回复当事人投诉和建议。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充分发挥陪审员在审判和调解中的作用,2007年全市法院一审案件陪审率达到22.5。

推进法院各项改革。按照最高法院“二五”改革纲要确定的目标,加强对法官助理试点的调研论证和准备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判后释明听证、庭前准备程序、调解工作、执行工作体制以及统一法律适用等方面的改革,确定了审判委员会改革“三步走”的思路。2007年12月,市中院审判委员会首次对一宗民事案件举行听证会,正式启动了审判委员会的改革工作。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针对审判管理、队伍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2007年全市法院先后制定下发了《案件审判流程管理暂行规定》、《关于案件审批权限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诉讼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等23项规章制度,并且组织人员对历年来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修改和汇编。建立和完善了各类案件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通过审判管理系统对案件从立案、分案、排期开庭到结案、归档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对审限即将届满和超审限未结的案件,分别给予黄牌和红牌警示,并对每月审限跟踪情况进行通报。通过这一举措,有效杜绝了违法超审限办案现象。。

队伍建设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2007年,市法院强化政治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干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按照市委和省高院的部署,在全市法院分三个阶段组织开展了“抓廉洁办案,树公正形象”和“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好个人自查会议、部门自查会议、党组民主生活会和社会各界代表座谈会等形式,查摆出工作中存在的35个问题,分别制定了拖案压案、申诉、执行投诉、违法违纪、司法形象等五个方面的专项整治方案,提出了45条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时限、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收到了预期效果。广泛开展“调解能手”、“执行和解能手”评选活动,注重发挥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干警中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上游的浓烈氛围,一年来,全市法院共有4个集体、15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注重司法能力建设。推进“学习型”法院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心得交流、征文比赛和读书演讲活动,全市法院共有3名干警在省高院和市级有关机关组织的征文、演讲比赛中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