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企业单位 > 正文

疍家服饰彰显海洋特色

发布日期:2024/3/27 4:24:08 浏览:11

来源时间为:2023-10-09

疍家服饰彰显海洋特色

服章之美美在文化

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疍家妇女。

文\海南日报记者李艳玫

图\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衣食住行”,衣为首,服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岁月里,勤劳的人民用智慧和技艺,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丰富的服饰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靠海而生,以船为家的疍家人,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衣着斜襟衫、脚穿宽裤筒、头戴海笠帽……多姿多彩的疍家服饰展示着疍家文化,诉说着悠悠的历史岁月。

两位疍家妇女展示疍家婴儿花色背带。

疍家服饰颇显海洋特色

“鱼多多,虾大大,丰收返去就是过瘾;蟹多多,螺大大,阿爸阿妈最精神……”近日,在海南疍家博物馆开馆仪式上,来自陵水新村镇渔民小学的学生们表演疍家歌谣《我们疍家人》。清脆的童声唱出了疍家人勤劳、勇敢的特质和海上丰收的喜悦。

除了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身上穿的疍家服饰,也吸引着观众的目光。疍家人郑石彩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掏出手机拍照,给家人朋友。在重要的节日里,郑石彩也会穿上疍家衣,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件衣服,还是疍家人的象征,代表的是疍家的文化。

郑石彩介绍,疍家传统服饰为阔大袖口、宽短裤脚的黑布斜襟样式。上衫合体,袖口宽大,裤子宽而短,长度及于足踝之上,疍家女还会在外衣之上再穿上一个深色系的围兜,便于保护衣物不受污损。

如此设计,是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疍家人形成了具有海洋特色的服饰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群体性格和审美个性,也为海南本土服饰增添了光彩。

疍家传统服饰通常以蓝黑两色为基调,结婚时疍家人同样喜欢穿寓意喜庆的红色。家人会以制作疍家衣的布匹为嫁妆来赠予女儿,按照以前的习俗,每个疍家出嫁女,都会送六尺衫布。她们会将衫布嫁妆制成红色的婚衫和有花边的裙子。

布料方面,疍家传统服饰较为常用薯莨布(香云纱)、大成蓝、红(黑)云纱、十丈乌、红墨乌。其中,用薯莨布制作的衣服适宜四季穿着。“以前生活艰难,用来做衣服的布料非常珍贵,普通家庭的疍民一般只穿着薯莨布衣服。”郑石彩说。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紧身裤、踩脚裤、一步裙、窄脚裤等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服装开始日渐被新潮的疍家女子所接受。

疍家妇女的上衣和头巾。

疍家服饰配饰精美多样

“双节”假期,海南疍家博物馆游人如织,大家的笑脸定格在巨型的“疍家帽”前。整个博物馆共分为4个场馆,每座建筑平面呈圆形,立面呈“编织”效果,形似4顶“疍家帽”,矗立在新村港畔。

提到疍家服饰,“疍家帽”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疍家人一年四季都喜爱戴这种上高下宽的筒式竹编斗笠。据了解,疍家帽用竹篾竹叶做成,直径约40厘米,帽檐下垂约5厘米,帽顶呈六角形,外涂海棠油作为“疍家帽”的保护层,使其不进雨水,避晒防雨两相宜。

疍家女子一般还给斗笠配以彩色胶丝及贝壳珠粒编就的四耳笠带,紧系帽带之后。该做法不仅使斗笠不易被吹落,而且还能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戴上疍家帽,再辅以黑顺的马尾辫,疍家女子更添容颜的秀美。

在节日喜庆盛装时,她们还会系上精致讲究的银腰带,以示隆重。如今,在海南沿海地区,不仅疍家人,其他百姓也爱佩戴这类筒式竹笠。笠带由红、橙、黄、蓝等彩色胶丝配上贝壳珠类编织而成,佩戴时笠带勒于下巴处。

结发髻是疍家女特有的标志之一,清代诗人李文藻在《迎》里写道:“春在东山山上头,鸟啼草绿夹鸣驺”,说明沿海一带疍家人结发髻现象普遍存在。海南疍家人束发髻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三亚、临高一带的疍家女子多梳田螺状的发髻,还喜欢插上银簪等饰物。

干活时,疍家女习惯在头上包一块方格花纹的夹层方布,一角突出前额,一角垂于脑后,疍家俗称“猪嘴”,方巾的左右两角交结于下颊。这种装束打扮,利于海上作业和遮蔽风日,便于步滩涉水和渔业劳作。

心灵手巧的疍家女性还擅长制作各种生活所需的用品,如婴儿背带。婴儿背带的图案十分丰富,做工精湛,除了在背带的主体位置绣制纹样,在背带口、背带脚部位也绣满图案。“通常疍家女从怀孕初期就开始缝制背带,一针一线中倾注了母亲对孩子的爱。”郑石彩说。

疍家妇女头上佩戴的鱼形头饰。

疍家服饰焕发新活力

虽然平日里很少穿疍家传统服饰,但是69岁的疍家人徐梅彩的衣柜里还珍藏着几套,有几件已经跟了她几十年。“它们对于我的意义,远超过一件衣服,承载了很多珍贵的记忆,会让我想起过去生活在船上的日子。”徐梅彩说。

徐梅彩热爱唱歌,登台演唱疍家歌曲时,经常爱穿疍家服饰。有时遇到游客提出合影的请求,她总是爽快答应。“这是一个展示疍家服饰的很好机会,我当然愿意,希望有更多的游客认识疍家服饰,喜欢疍家服饰。”徐梅彩说,在她的熏陶下,女儿也成为疍家文化的传播者,身着疍家服饰活跃在各大演出舞台上。

如今,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疍家人在岸上建了房子,并搬上岸生活,渐渐地脱下了疍家传统服饰。庆幸的是,有很多人都在为保护和传承疍家传统服饰做出自己的努力。他们当中,有像徐梅彩这样的普通疍家人,有返乡致力推广疍家文化的“90后”,还有虽不是疍家人,但将时尚设计融入疍家服饰,让疍家服饰焕发活力的海南本土设计师。

“90后”郭玉光,是陵水疍家渔排协会会长,一直致力于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疍家文化体验。他在自家的民宿里,打造了疍家陈列馆,展示从各处收集而来的疍家物品,浓缩着疍家历史及生产生活日常。

陈列馆内,几件鲜艳的疍家服饰尤为显眼。“馆内所有藏品都是从疍家渔民手中收集而来,这些背带、头巾、帽子等都是勤劳的疍家妇女一针一线制作成的,让游客通过近距离观赏,感受到疍家服饰之美,感受到疍家人的勤劳和智慧。”郭玉光说。

海南本土时装设计师杨智凯把海南疍家人的生活环境及人文元素融入设计中,打造的“南海更路”系列服饰在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展出。“系列服饰结合了疍家人的传统服饰廓形及穿着习惯进行再设计,表现了更路簿上对岛礁象的描述。”杨智凯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在保留原有样式基础上加以创新,赋予疍家服饰现代气息,使之在创新中保留原有的韵味,同时也让传统疍家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