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百姓生活 > 正文

关于三亚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4/22 2:34:47 浏览:313

材料、建立公平有效的招标投标投诉机制、建立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打造开放便捷的贸易环境。

3.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有所突破。构建更加符合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国有经济新布局,实施“四个一批”产业发展工程,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主导和特色产业、战略培育产业集中。二是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三亚市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示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扩大“信易 ”场景应用领域,争创国家信用示范城市。依法合规实施联合奖惩,形成联合惩戒自动化响应执行反馈闭环。三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领域分级分类监管,引导联盟、协会等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营,加快推动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力争至2022年底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11件。四是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以项目库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更多中央、省级资金支持。统筹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做好开源、节流、挖潜工作,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强化税收征管,做好应收尽收。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做好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等税费清算,加快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努力增加非税收收入。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1.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坚持“项目为王”,落实自贸港投资新政三年行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高质量增长。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项目投资较快增长,补足农业农村、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发挥政府投资杠杆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体制机制。二是解决投资发展要素瓶颈。积极构建全市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各类片区控规修编以及村庄规划的全覆盖,编制海洋等专项规划,进一步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的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为谋划新型产业平台提供规划支撑。加强用地批后监管,健全低效和闲置土地的防范和处置长效机制。完善土地储备工作计划,谋划垦造水田项目。加快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推动崖州湾科技城、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中心城区、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东方太阳城、综合物流园、肖旗港片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区域的相关土地纳入征收成片开发范围。做好基础测绘工作。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城市更新基金联合体。加大融资创新力度,探索通过园区基础设施融资租赁、REITs、产业基金、股权基金等方式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加大项目资金保障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政府专项资金和债券资金。四是做好项目谋划和包装工作。坚持“加紧谋划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思路,围绕重大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等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领域,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找准短板,超前谋划一批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充足后劲。

2.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一是打造全球免税购物中心和时尚消费中心。推动国际免税城三期、复游城国际旅游度假社区、海棠湾超级万象城综合体、三亚SKP等一批大项目建设。用足用好免税购物政策,积极引导经营主体持续做大离岛免税销售市场,优化离岛免税监管和提货方式,扩大免税店邮寄仓储空间,做好应对邮寄量波动的人员、车辆、耗材等响应工作,持续推进离岛免税购物服务提质增效,有效促进境外消费回流,力争2022年离岛免税销售保六争七(百亿)。做大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和“网红经济”,促进高端旅游和商贸消费实现新突破。加快梅村产业园、跨境电商综试区管理平台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跨境电商、高端零售、离岛免税等业态。二是释放城乡消费潜力。办好电商直播嘉年华、“三亚FreeGo福利购”等传统促消费活动。利用好“商小鹿”以及三亚商旅消费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与商家促销相结合的形式,推动商贸业全面复苏。

3.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促进以“零关税”政策为重要支撑的多业态货物进出口增长,重点关注免税品、游艇等商品的进口,加快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加速培育国际货运航线,争取新增三亚至欧洲、三亚至东南亚等2条以上的国际货运航线,提高三亚口岸作为进出口贸易第一入出境点的贸易量占比。推动航空货运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稳步发展,探索引进数字贸易企业三亚结算,力争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二是提高人才服务质量。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双轮驱动”,加快推动《三亚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加快推进中国海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三亚分园和中国三亚旅游人才市场建设,争取早日挂牌。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从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方面搭建有温度的空间。继续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省级“候鸟”人才工作站、三亚市丰兴隆人才之家的建设管理,力争全市新增高层次人才500人。三是构建多元化招商体系。紧抓三亚市招商引资信息管理平台和《三亚市招商引资管理办法》《三亚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的适用推行的效果,加强三亚市招商引资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推进产业链招商,按照“构建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生态”的发展模式,着力“增链、补链、强链”。提升国企央企服务工作专班服务水平,分领域梳理目标企业产业画像,开展央企国企、行业龙头企业精准招商。把握RCEP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全面提升国际化招商水平。力争全市新增认定总部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亿美元。(三)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一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三亚国际游艇中心、三亚市游艇旅游中心和游艇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正式运营,加快推动星际熊华南文创中心、FE赛车主题乐园等项目尽快开工。升级改造天涯海角游览区、亚龙湾森林公园、千古情等景区,争创一批4A、5A级旅游景区。着力发展活力海洋旅游产品、时尚购物旅游产品、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医疗康养旅游产品等4大重点产品,创新提升浪漫婚庆、国际会议会展、乡村度假、亲子文化研学、红色旅游、特色民族民俗等6大特色旅游产品,开展“旅游 ”产业融合示范企业申报。二是拓展旅游消费业态。持续筹备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办好系列测试赛。打造一批国际化“ 旅游”消费场景,依托湾区及城市商圈,建设海南特色美食文化街区、国际风情美食街区等多样化美食体验场所,打造美食体验、海上游览、步行街等夜间消费场景,支持发展“共享农庄”和主题民宿客栈。力争全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次增长10,实现过夜旅游总收入增长15。三是打造一流的旅游消费环境。进一步深化“联合会 专业协会 品质保障协会”“两会一库”“三函一简报”等治理模式,建立诚信商家“红黑名单”,制定婚庆、潜水、冲浪等行业服务标准,营造优质的旅游消费保障环境。谋划建设市民游客中心,推进三亚市凤凰机场散客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构建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大力实施信息化改造。继续推动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建设。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创建旅游金融服务示范区,建立健全旅游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机制。

2.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加快推动“南繁硅谷”建设。争取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挂牌成立,全力推进国家(三亚)隔检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国家级非人灵长类种质资源与模型研究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热带生物安全中心、南繁种业实验平台、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中科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打造科研设备齐全、基础条件完备的科研阵地。二是着力打造深海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推进国家化合物样品库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浙江大学实验室、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等项目建设。培育热带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支持招商工业深海装备研究站、深海信息及大数据研究中心、前沿材料联合科研基地、国际远洋船舶综合试验基地、南海服务保障基地等项目建设。三是培育发展遥感航天和数字经济。加快遥感产业园建设,推进空天信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大数据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完成互联网文娱、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数字科技三大产业发展平台基地建设,力争园区实现新增注册企业120家。四是增强科技研发能力。推动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入驻园区。创新科研产业合作模式,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与成果产业化。启动谋划科研基地(个性化地块)建设,建成一批具有高校特色,符合科技城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争取进入科技部创新型城市试点行列,激发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7,高新技术企业达220家。

3.建设自贸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是推动金融业发展。支持私募行业规范发展,支持园区通过政策吸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推动QDLP和QFLP形成规模效应。做大三亚国际资产交易中心跨境资产转让规模,推动海南国际清算所开展业务。发挥三亚中央商务区等平台优势,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和结算中心,支持金融机构进行S基金交易,力争三亚中央商务区新增招商引资企业1000家。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三亚国际游艇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取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三亚市创建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区。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以“天涯易贷”“政银保”项目为抓手,引导金融活水向小微企业精准滴灌。鼓励推动各银行向省行争取将社保基金回存三亚,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3左右。二是做大会展业。完善会展设施体系,推动保利C 国际博览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实施展会品牌提升工程,引进国际知名会展组织和专业机构,不断强化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体育赛事活动、品牌会展活动引进和消费服务能力,培育壮大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三亚国际音乐节、三亚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活动品牌。三是聚集发展高质量健康产业。科学谋划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医疗板块,推动三亚广安门医院、恒大妇产医院等医疗机构项目建设,结合本地医旅发展基础,聚焦主动健康热点领域,通过树立中医服务贸易标杆,打造特色专科服务高地,构建全链康疗服务强核,塑造国际医旅品牌。四是打造物流枢纽集群加快推进三亚佳翔航空货运农产品加工贸易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南山港等枢纽物流功能。培育具有较强物流服务能力的骨干物流企业,推进专业物流主体集聚发展,推动物流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培育智慧物流生态体系。五是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国际化的规划、会计、法律、审计、评级服务、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力争引入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所事务所、管理咨询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30家。

(四)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