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百姓生活 > 正文

关于三亚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4/22 2:34:47 浏览:311

。印发《三亚市国家及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全面启动“创森”重点项目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69。七是积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落实节能工作“十条措施”,全年能耗强度下降4。

2.稳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先导性项目建设。一是全面推进禁塑工作基本建立“制度引领 源头减量 陆海统筹 公众参与 国际合作”的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禁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垃圾分类设施加快建设已建成垃圾分类亭603座。是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装配式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开工建设装配式项目建筑面积397万平方米。四是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全年推广新能源汽车12475辆,已建成换电站11座,建设充电桩8469个,枪口9683个,纯电动汽车总体车枪比为2.46:1,实现“总体车桩比在2.5:1以下”的目标,初步具备市内电动汽车绿色出行条件。

(六)扎实开展民生工作,百姓福祉持续增进

1.民生兜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6万人,完成年度计划128.6;登记失业率2.44,完成全省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71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长13.2和2.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99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3元,增长11。是保基本民生工作扎实开展全年民生领域支出163.7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9。多措并举稳物价,着力建设2000亩常年蔬菜骨干基地,全市“菜篮子”平价网点90家,蔬菜自给率达65。健全重要应急物资收储调配机制、基本生活用品保障机制,完善“淡季、旺季、台风、春节”保供稳价模式,全年共应急调运和投放蔬菜6000吨,肉品210吨。进一步完善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08.9万元、惠及9078人。是居民住房保障更加有力。开工建设安居房1万套,建成安居房1627套,分配安居房1582套。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2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年完成棚改任务1.64万户。是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人、物、环境”“进出”同防。切实落实15类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持续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率排在全省前列。

2.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一是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优化,丹州小学、科技城中学、三亚中学等3所中小学校建成开学,7个幼儿园已完工开园,改造、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41所,大多位于农村地区。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8326个,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98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分别达到89和52.1。美国卫斯理安学院附属海南国际高中、英国威雅公学三亚学校、加拿大维多利亚公学、英国布莱顿公学、北大附中三亚学校等优质名校正积极对接洽谈。全面落实教育“双减”政策,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重点聚焦“校内减负体制”和“校外严格监管”,有序推进“双减”工作,130所符合条件的学校全部开展校内课后服务。二是高标准完善卫生健康整体布局,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市83个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基本竣工,三亚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三亚市榆红医院项目、三亚市中医院改扩建项目、三亚中心医院新建二期综合门诊大楼等项目加快建设。“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有序推进,全市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机构达到129家,托位数3325个。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成果丰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起步,市体育中心项目已完成体育场建设,市文化中心项目正加快推动前期工作,我市作为海南省唯一推荐市(县)被正式命名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亚疍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三月三”等民族节庆活动创新开展。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0个。四是其他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妇女儿童工作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推动,社会群体救助有序开展,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各位代表,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力促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基本完成。但是,也要看到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总量规模小,综合实力不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大项目储备不够。外部环境和疫情形势仍不明朗,对外交流合作尚未完全畅通。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旅游业发展质量不高,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产业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升级。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的短板仍然存在。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措施

各位代表,2022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封关运作准备的关键之年,做好2022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十五次全会精神,持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中央12号文件、8号文件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的领导下,坚决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实为重点,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抓好“一中心、一城、一区、三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三个行动”,打造“六个三亚”“六个标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封关准备工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

2022年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表

主要指标

2022年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10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0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0以上

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

16以上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

16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5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220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1.7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4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以上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5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

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微克/立方米)

<13

臭氧(O3)第90百分位数浓度(微克/立方米)

<120

节能减排

完成省下达目标

降低碳排放强度()

0.5

(一)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

1.扎实做好自贸港封关运作准备。一是有序落实自贸港制度设计健全“一个月首单、三个月推开、半年见效”的政策落实机制。试点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用足用好27条跨境服务贸易开发政策,做好高水平压力测试。大力落实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和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游艇“免担保”与“零关税”政策有机衔接,制定“一船一策”“一企一策”,确保游艇产业抢占发展先机。二是持续探索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深化“极简审批”改革,在崖州湾科技城探索建立“标准制 承诺制”的投资制度,深化投资审批改革,探索实施自贸港内、外资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减少和取消投资准入限制,提高开放度和透明度;在中央商务区进一步完善以特别极简审批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将“商鹿通”打造成园区审批服务的“靓丽名片”。三是完善优化口岸功能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设计,推进南山港、凤凰机场等口岸能力建设,升级改造凤凰邮轮港、鸿洲游艇会码头、半山半岛帆船港等口岸现场查验设施和查验设备,为全岛封关运作做准备。推进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型)扩大运营,加快中国(三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压缩通关时间,推行“24小时预约通关”“船边验放”“随到随检”等快捷通关模式,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四是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挥15个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作用,推动形成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齐抓共管风险防控新格局。进一步加快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和综合执法点建设,建立健全国家安全、贸易、财税、金融、数据流动、事中事后监管等风险防控体系,落实好全天候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监管责任。定期梳理研判自贸港建设各领域风险点,制定实施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可控范围。

2.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部署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打造“治”善“制”美三亚。进一步破除各种市场准入门槛、隐形壁垒,规范监管执法机制,为三亚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扎实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提供制度保障,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争取营商环境指标提档升级。以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为重点,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流程再造和服务升级,推动营商环境时间、环节、成本等指标步入全国先进水平。三是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建设。推动部门协同、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深入推进优化惠企政策兑现。优化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推广电子证照印章应用、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深化“清单制 告知承诺制”改革,加快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继续推进“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建设,深化政务服务综合受理改革。四是进一步强化精准服务。通过提高水电气市政服务效率、推进“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改革、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优化引入培育民营征信服务机构、推行线上政务智慧“集成”服务等,进一步强化精准服务。五是打造开放便捷的贸易环境。持续推广便捷通关模式、压缩通关时间、精简政府采购证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