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百姓生活 > 正文

孙新生:海南三亚羊栏的“占婆”人

发布日期:2022/11/15 16:51:36 浏览:571

海南三亚羊栏的“占婆”人

补记

应一位祖居的老同学的邀请,我在今年(2017年)8月初去了趟这座被称为“天涯海角”的海港城市。

这座城市并不陌生,因工作关系在我未退休时几乎每年都去,曾被那柔软漫长的海滩,兀立海中、形态各异的岛礁以及密不透风的热带雨林所吸引。但这些年这个地方已被商业气氛所笼罩,成了熙熙攘攘的旅游闹市,也就难以激起我的兴致。访越归来后,看了许多关于越南人文史地方面的书,其中范宏贵先生在《中越跨境民族研究》一书中提到,原海南崖县乡(现三亚市凤凰镇)有两个回族村庄,这些回民内里不讲汉语,也不讲地方方言海南语,而是流行占语,即位于今越南中部的数百年前已灭亡的占婆古国所通行的语言。占人早已成为越南的少数民族,仅剩下几万人。这种与国内回族同族而不同语言的现象激起我的好奇。一探究竟的欲望推动了我此次去“天涯海角”的行程。

与好友唐舒明、胡维民驾车一路西行,先到了广东雷州市白沙镇,探访了三百多年前声震东南亚、拓殖越南南方的先驱人物莫玖的家乡(其事迹留待后文说),再车驳海轮渡琼州海峡,一路赶往三亚。

三亚清真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8月3日上午在三亚市回族刘道生先生的陪同下,我们到了羊栏。羊栏这个地方自1950年曾前后设置乡、公社、镇行政区划,近些年与以黎、苗族聚居的高峰乡合并,因临近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而得名凤凰镇。原羊栏镇回辉村、回新村这两个回民村也改名为凤凰镇回辉、回新居民委员会。所谓羊栏,缘起历史上回民多养羊,且此地台风频繁,羊以栏圈养,故用“羊栏”这个带有伊斯兰风味的名称称之。惯称的羊栏回民,实际上就是回辉、回新两个居委会的民众。

三亚清真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三亚羊栏回新村南开清真寺

羊栏两村东与三亚中心区接壤,濒临南海,西拥“天涯海角”景区,北靠云雾萦绕的山峦,且邻近古崖州港,是块“风水宝地”。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侵占海南全岛,看中了三亚的军事战略地位,分别在三亚市东的榆林建军港,在市西的羊栏一带建军用机场,以作为侵占、攻击大陆或东南亚的重要军事基地。为修机场,日军一把大火烧光羊栏故村,终成瓦砾一片,强逼村民搬迁到海边沙地,不从者暴力待之,杀害多人。机场建好后,仍有十余户不舍旧地,沿机场围墙搭棚建寮居之。抗战胜利后又有多人搬回“老村”,即回辉村,回新村民当年被逼搬迁的地方称“新村”。

刘先生就是羊栏本地人,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政府工作,虽然50多岁了,但身材颀长,体格健硕。他说,我们回族人,不抽烟,不喝酒,交际少,多素食,吃少许牛羊肉,瘦人多。他又问,你看我像哪里人?我原未在意,仔细端详,才发觉他隆鼻、深眼,毛发发达,虽已剃胡须仍根底黛青。他说,我的祖上来自波斯(即伊朗),宋元时做生意到了占婆,之后定居海南的。穆斯林只拜真主,不拜祖宗,大多没有留下年代久远的族谱,发枝散叶的细节不太清楚了,但我们有世代相传的传说。现保留的一些谱牒大多仅记录八九代的情况。远祖记录的不多。他的话令我感到新奇。

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先来到回新居委会,在一个叫南开寺的清真寺门前广场停了脚。寺堂如一中等礼堂般大小,四周有高耸的塔顶,还有宣礼塔及拱形的屋顶,左侧有一三层的矩形楼房,为清真学校、女人礼拜场所及阿訇们的宿舍、办公地点。门前广场树有宣传栏。一望便知这是一个设施配套齐全的穆斯林宗教场所。刘先生说,南开寺是个老寺庙,最近刚翻建。羊栏共有六座清真寺,这座是最小的。

三亚清真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羊栏回辉村清真西寺

我们在回新村四周转了转。这个村已完全成为市区的一部分,宽阔的主干道将社区与外相连,社区内的道路纵横交错,全部是柏油、水泥铺就,家家户户盖起楼房,有平顶的、拱顶的及欧洲风格的,外敷瓷块或涂以颜料,以金黄、白、蓝、绿为主,已不仅仅是“小洋楼”体量了,五六层的很多,七八层的也不少见,面积多在5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几乎都用于出租或办家庭旅馆等商业项目。村里楼舍多建有围墙。参观时还碰到一些到社区内来联系租房的人群。多亏托了三亚旅游业发展迅猛之福,才有这种况。

后绕过凤凰机场到了回辉村,看了回辉清真西寺、古寺两座寺庙。实际上这两座寺庙皆年代久远,均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分别于成化九年(1475年)、成化六年(1472年)落成。清真西寺为中国宫殿式风格的砖瓦结构、正门立有牌坊,院中间为一座三层八角亭,正殿为六门结构;而清真古寺的礼拜大殿原为八角形,属唐宋时期的汉式建筑风格,后于20世纪50年代改为拱顶式,80年代后改扩建,大厅可容千人礼拜。古寺还存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堂禁碑”一块,石刻记述当时的崖州知州关于羊栏地区与相邻地区渔场族界和课税税额的情况。这块汉文石碑被立于清真寺中实为罕见。

羊栏街早已成为繁华的街市,店铺众多,人气很旺。许多做生意的回族中年妇女头裹五颜六色的纱巾,身着裤口绣着美丽图案的长衫,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成为羊栏一道风景线。我想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鹿回头大东海景区时常碰到被羊栏回族女子拦路缠卖的情形。这早已成为过眼烟云。

今非昔比的羊栏女子,多数人投入到珠宝、水晶等高价值的生意当中,不少人已摆脱走卖的程式,在城里或景区有了自己的店铺和档点,有的还办起大型的专卖店。羊栏男子除个别人外大多经营物流等行业,基本上家家有卡车、面包车和小车,生意水平也有提高,但就产值创造而言,似乎女性更强一些。羊栏一带现有“女儿城”的别称,除穿着多姿多彩原因外,更是她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闯劲更大些,门路更多些,而格外引人注目。

据说百万富婆不乏其人,过亿的已有好几个,因而女子们在这里备受尊重。这似乎契合了东南亚一带重阴性、母性崇拜、男女平等的民族特性,与中原汉族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有所不同。我还想到西方主流社会对东南亚穆斯林的评价。《亚洲史》作者罗伊·墨菲说:“完全不同的东南亚文化放宽了伊斯兰教禁令严厉条规,这一点特别表现在对待妇女的态度,因为东南亚历来比其他主要文化更讲究男女平等。”东南亚人“信奉的伊斯兰教公认有别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的伊斯兰教”。

关于羊栏回族的伊斯兰信仰与东南亚的这类信仰有些类似方面的论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日学者的研究中也多有表述。任何宗教只要不走极端,其改善人性的作用是显现的。

三亚清真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已翻新的羊栏清真古寺(胡维民摄)

当然作为中国现代回族的一部分,三亚羊栏回族其在穆斯林信仰及教育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伊斯兰教派的影响,并留有很深的烙印。据说,三亚地区穆斯林解放前遵从了逊尼派的伊哈瓦尼派别。该派创建于河州(今甘肃临,当时称该地为中国的麦加城),明末清初风行于西北,后流行全国各地。创始人马万福曾在光绪年间到沙特朝觐、修习多年,回国后联合河洲十大阿訇创立中国伊哈瓦尼教派,并提出十大纲领,史称“果园十条”,在中国回族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全国各地寺院都曾派人前往学习。

羊栏地区也曾依例而言,推行此教派,引起朝廷猜疑,并因此而酿成轰动一时的“海富阔案”。海富阔为清朝中期羊栏地区清真寺阿訇,曾赴河州修习,并带回多本阿拉伯文和汉文的伊斯兰经书返琼,被逮捕查办。广西巡抚朱清上奏朝廷,“恐(其为)原甘肃漏网逆党”,并向江南各省督抚发文,希望协办此案。因而牵涉多人。当时,清廷对伊斯兰教实行封禁,但该奏却意外被嘉庆皇帝驳回,海富阔得以幸免,三亚伊哈瓦尼教派至此发轫。这在清朝实属不易。

当然,在这之前的乾隆也曾娶新疆回部首领阿帕克的后人伊帕尔罕为贵妃,即闻名于世的香妃,这样做也就不足为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亚回族的伊斯兰信仰与全国各地的寺院教法一样,已基本上无派别之争。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三亚羊栏一带的穆斯林活动得到了迅速恢复和扩展,在不大的范围内,改、扩建了六座清真寺院,且富丽堂皇,规模不小,为传教事业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每座寺院都附设经文学堂,有的还办起了女子读经班及阿文学习班。

羊栏回族重视教育,青少年基本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刘先生说,羊栏回族人口发展很快。1950年海南刚解放时,羊栏回族两村人口才1611人,到1983年时超过4000人,2006年时已达8500人,现今人口应当过万。教育质量较高,恢复高考后,已有200多人大学本科毕业。回新村人口不足4000人,去年有26人考上大学,还有近百人到沙特、伊朗、埃及、马来西亚等国留学或毕业,大多就读于伊斯兰学院,其中不乏就读于德黑兰大学、麦地那大学等名校。

留学归来的学生多数到各寺任阿訇。这些人的归来不仅使羊栏两村的建筑、服饰更具伊斯兰风格,而且在传经布道上更接近中东本源,突出的变化是经文研习上逐渐不用释本,采用阿拉伯原文。还开办两所中等规模的伊斯兰学校,吸引着全国,如甘肃、宁夏等地的年轻学生入学。首批30多名学生已毕业回到各地清真寺担任阿訇。这说明羊栏一带在研习教义、阿语掌握上已达到相当水平,也反映该地的宗教热情和宗教传统始终被蕴含和继承着。

三亚清真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三亚清真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潭门镇河海连接处

说起羊栏回辉回新两村回民源出古国占婆,即占人一支,最鲜活有力的证据就是他们内部通行占语。20世纪初法国学者曾说羊栏回回内部讲“土耳其语”,后我国学者验证应为占语。绝大多数中外学者认为占语属南岛语系,又称马来语、波利尼西亚语,是东南亚当地土著人种尼格利陀人与中国南部的南方蒙古人种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000年融合而成的马来人种所操持的语种之一。

2010年,羊栏人李光琦、李光伟考察位居越南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