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百姓生活 > 正文

在三亚开第一家正宗川菜馆的重庆妹

发布日期:2016/8/5 9:06:44 浏览:278

三亚小面,在三亚开第一家正宗川菜馆的重庆妹 重庆妹、雾谷伯爵家の六姉妹、三国第一妹控、正宗的重庆小面秘方、绿茶妹一类的电影、绿茶妹第一部、我爱你一亚洲妹、一级片农民伯伯乡下妹、正宗重庆小面的做法、农民伯伯乡下妹第一集、三亚小面。

三亚小面

陈晓智,1975年生,大渡口人,1994年赴三亚闯荡,几经挫折。如今创业有成,在当地拥有一家川菜馆、一家火锅店。

三亚小面

陈晓智在火锅店里。

感言:重庆人,不轻言放弃。我为自己是一个重庆人而骄傲。

倒麻油、放蒜泥……陈晓智一边动作麻利地打油碟,一边对记者说:“我好吃,又爱自己做菜,餐饮这一行真是太适合我了。”说着,爽朗地笑了起来。

不久前,赴海南三亚闯荡多年后终于创业成功的陈晓智,在自己的火锅馆内接受记者采访,说起了这些年来的艰难历程。

两次开餐馆,都失败了

她分析原因:“两次开餐馆,我都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来决定餐馆定位,却没有想到在外地游客不多的情况下,餐馆难以拥有一个足够大的消费群体”

1994年,陈晓智赴三亚闯荡,吃了不少苦。

2000年,她拿出自己多年来积蓄的17万元,在三亚市商业街开了一家20多平方米的重庆小面馆。

一开始做小面馆,陈晓智就决定做正宗的重庆味道,辣椒、花椒等原材料全部从重庆发到三亚,“当时三亚那些打着‘重庆小面’招牌的面馆一点儿都不正宗,我相信我的正宗重庆小面一定会受欢迎。”

小面馆24小时营业,维持成本不低。

市场很快就浇了她一大盆冷水。

2000年的海南,外地游客还不是很多。重庆小面味道太辣,三亚本地人对重味道的重庆小面吃不惯。

小面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冷清,每天的营业额仅五六百块钱,完全无法维持。9个月后,陈晓智把面馆转让了。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陈晓智并没有灰心丧气。趁着结束面馆的空档,她开始积极地考察市场,另寻商机。

很快,她就发现商业街的一家火锅馆生意火爆。陈晓智去吃了几次,发现它的味道并不好,一点也不像正宗的重庆火锅,“我如果开一家正宗的重庆火锅馆,生意一定会更好!”

怀着这样的信心,2001年,陈晓智四处借了40多万元,在商业街的繁华地段,开了一家600平方米的火锅馆。

那时候,秦妈、刘一手、德庄等重庆火锅品牌都还没有进入三亚。陈晓智觉得自己创业的时机把握得很好。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火锅馆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艰难维持三年时间后,陈晓智结束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两次创业失败,让陈晓智开始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她分析,“两次开餐馆,我都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来决定餐馆定位,却没有想到在外地游客不多的情况下,餐馆难以拥有一个足够大的消费群体。”

第三次创业,川菜馆火了

正宗的川菜味道受到了外地游客们的欢迎,而良好的口碑又为它带来了更多的食客

2003年开始,前往三亚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总结此前创业的经验及教训,陈晓智开始了她的第三次创业。

这一次,她选择的是——川菜。

当时,三亚还没有一家正宗的川菜馆。陈晓智在三亚临河路找到了一个门面。临春河路虽然距离繁华的商业街仅100多米,却冷清许多,属于商业街的背街。

在陈晓智来之前,临春河路的整条街都是茶楼,没有一家餐馆。因为人气不足,那里的门面租金也比商业街便宜许多。

2003年12月9日,川菜馆正式开业了。

一开始,川菜馆几乎没有人来。连一直支持陈晓智的父亲都对她说:“看来你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但是,这一次,陈晓智没有放弃。她分析,外地游客对川菜的认知度高,于是就把营销重点放在了规模已十分可观的外地游客身上。

她每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跑机场,在出租车司机排队的地方给出租车司机送矿泉水、递餐馆名片,请他们向外地游客推介自己的川菜馆。

后来,她又瞄准了酒店,到亚龙湾等酒店密集的地方,请那里的出租车司机帮忙推介自己的川菜馆。

陈晓智暗暗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一次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第二年,她的川菜馆在三亚打响名声了。正宗的川菜味道受到了外地游客们的欢迎,而良好的口碑又为它带来了更多的食客。

最火爆时,她的川菜馆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了400万元。在陈晓智的带动下,2008年,川菜馆周边陆续有餐饮店开了起来,如今临春河路整条街已变成了餐饮一条街。

《在三亚开第一家正宗川菜馆的重庆妹》相关参考资料:
重庆飞三亚、重庆三亚东方实业、正宗重庆小面的做法、正宗川菜水煮肉片、正宗重庆火锅店加盟、正宗重庆火锅加盟、重庆外国妹服务、重庆市草原妹食品、重庆永川妹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