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下设单位 > 正文

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三亚市服务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6/5/31 18:14:23 浏览:578

三亚市传输局,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三亚市服务业发展 第二次经济普查时间、第二次经济普查总结、第二次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三次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意义、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三次经济普查方案、三亚市传输局。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服务业不仅发展潜力大,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服务业以其各种服务功能,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运行,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第一、第二产业的潜力和效益。同时,当人们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也会加大服务需求。因此,服务业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此,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高度出发,我国于2007年相继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及实施意见等政策,提出到2010年,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二、三亚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总量迅速扩大,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市场商品逐步丰富,带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有力地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住房、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文化休闲、会展会议、体育健身等新业态、新方式逐渐兴起。服务业增加值迅速扩大,地位不断提高。第二次经济普查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我市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数2168个,与2004年全市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922个。服务业增加值90.26亿元,比2004年增长1.948倍,年均递增18.1,超过同期GDP年均增幅1.3个百分点。服务业贡献率由2004年的51.7提高到2008年的76.0,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5提高到2008年的60.1。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符合国际产业结构演进的变化规律,整个产业结构基本上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二)比重继续提升,作用日益突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04年三亚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为27.5:22.0:50.5,第一产业占了近三成,服务业所占份额为五成。随着国际性热滨海旅游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第三产业发展领域的不断拓宽,第一产业比重逐渐缩小。2008年我市GDP的三次产业构成调整为17.4:22.6:6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9.5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业中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三)内部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升级。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在服务业内部,2008年按增加值总量排前7位的行业依次是房地产业(35.25亿元)、住宿和餐饮业(17.46亿元)、批发和零售业(8.12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49亿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93亿元)、金融业(4.36亿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98亿元),改变了我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三个行业增加值合计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22.5下降到2008年的20.7。而房地产业、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四个行业所占比重则由2004年的17.6上升到2008年的32.2。行业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三亚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亚市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

年份

2008年

2004年

增加值(亿元)

构成()

增加值(亿元)

构成()

地区生产总值

1503481

100

578579

100

第一产业

260826

17.4

159271

27.5

第二产业

340047

22.6

126995

22.0

第三产业

902608

60.0

292313

50.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4895

3.7

47297

8.2

信息传输、计算方法服务和软件业

39773

2.6

23143

4.0

批发和零售业

81235

5.4

34443

6.0

住宿和餐饮业

174600

11.6

47961

8.3

金融业

43613

2.9

10677

1.8

房地产业

352523

23.4

39650

6.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990

0.9

3549

0.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032

0.3

2471

0.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1898

2.1

19720

3.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2559

0.8

6856

1.2

教育

22205

1.5

12863

2.2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4695

1.0

9351

1.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296

0.6

5832

1.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9294

3.3

28500

4.9

(四)服务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财政和金融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重点领域的服务业投资大幅增长。一是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全社会服务业投资142.94亿元,比2004年增长3.4倍,年均递增44.8,快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4.3,比2004年提高8.6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比重上升。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教育和卫生社会保障福利业等行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10.4、13.5、51.0、3.2和1.9,比2004年分别提高7.8、13.4、12.1、1.6和1.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全市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服务业预算支出大幅增长。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8.67亿元,比2004年增长2.9倍,年均递增40.5,其中,医疗支出1.69亿元,比2004年增长2.3倍,年均递增长35.2;教育支出4.39亿元,比2004年增长2.7倍,年均递增长38.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97亿元,比2004年增长3.7倍,年均递增47.5;科技支出0.6亿元,比2004年增长44.4倍,年均递增2.6倍。

(五)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呈多元化发展格局。经过多年的调整,我市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逐步发生变化,私有、港澳台及外商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中,公有制422家,比2004年减少43家,占服务业法人单位的19.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1746家,比2004年增加862家,占80.5。在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中,内资2092家,比2004年增加791家,占96.5;港澳台商投资33家,比2004年增加14家,占1.5;外商投资43家,比2004年增加14家,占2.0。

(六)服务业单位经营状况不断改善。第二次经济普查显示,2008年我市服务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20.97亿元,是2004年的2.6倍。从行业分布看,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集中度相当高,主要分布在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中,房地产业102.05亿元,占46.2;批发零售业46.88亿元,占21.2。住宿餐饮业33.61亿元,占16.6。2008年服务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45.13亿元,是2004年的1.9倍。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住宿餐饮业,资产分别为452.19亿元、313.05亿元和114.68亿元,分别占43.3、29.9和10.9。

二、服务业对三亚市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

(一)服务业发展对GDP的贡献较大。根据1987-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与GDP序列进行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98,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极高的正相关性,通过对这两组数据进行弹性分析,可以得出服务业增加值对GDP的弹性系数稳定在1.628左右,即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1.628个百分点。

(二)吸纳就业效果显著,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效率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一产业流出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业人员呈逐年减少之势;服务业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年增强,已成为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同时,信息、教育等知识型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2008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3.37万人,比2004年增加3.09万人,增长30.1,年均增长6.8;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0.1,比2004年提高6.9个百分点。2008年,服务业对全市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1.9。从行业分布的情况看,批发零售业4.4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6.7;住宿餐饮业2.7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0.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86万人,占7.0。与2004年相比,服务业法人单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超过40。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大学本科学历人员的比重分别为1.6和14.8,比2004年分别提高1.1个和8.1个百分点,同时,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的比重相应下降。

(三)服务业增加地方税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比重的迅速上升,为全市经济和社会提供重要税源,成为近年来税收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8年服务业税收收入15.04亿元,比2004年增长3.9倍,年均递增49.1,占全市税收收入的82.4,比2004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52.8、9.4、14.5,显示出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强大的税收创造力。

(四)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更新、更方便快捷的服务。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服务性支出3101元,占全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上升到30.2,农村居民人均上述服务性支出为447元,占全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达到17.8。服务业发展规模扩大和效益水平提高,给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创收机会,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全年总收入从服务行业获得的收入为506.34元,是从工业和建筑业领域获得纯收入的1.7倍。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居民享受到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居民消费档次逐渐从一般家庭生活消费向休闲、信息、文化教育等高档消费延伸,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

[1] [2]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