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企业单位 > 正文

同一个人同类项目三亚失败海口重来?海口数字信息亭运营企业洋嘉公司运作内幕调查

发布日期:2017/12/21 14:58:17 浏览:427

来源时间为:2017-12-21

矗立在三亚椰梦长廊上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大门紧闭,无一辆自行车。(三亚新闻网记者邓松摄)

南海网近日持续关注海口数字化信息亭深陷“民”与“利”之争的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么大规模的项目不招标、不听证即在海口上马,项目直接由政府批文给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作。面对该项目从审批、立项、规划到运营中的诸多乱象的质疑,海口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向公众给出的理由则是这家公司在数字信息亭和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上,曾在三亚运营过同类的项目“有经验”。

那么,这家被主管部门力荐的运营过同类项目且“有经验”的公司,它在三亚运营的这个项目的现状到底如何,其表现出的“经验”是否值得推向海口?然而,南海网、三亚新闻网记者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个打着“全民健身、绿色出行,老百姓租车也花不了多少钱”的“出行宝”项目事实却“出人意料”地失败了。

7月初,三亚新闻网记者连续多日对三亚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进行调查,揭开了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三亚运作的这个“成功经验”项目的真面目。

三亚新闻网记者调查发现,这个项目在三亚的实施过程跟海口如出一辙:项目在实施前同样没有经过招标、没有公示,而是由三亚某部门会上内定即上马,也未对项目发展作监管或考核要求。如今该项目已经全面瘫痪,有些租赁服务点直接改建成了小卖部,最终成为占用公共资源的商业铺面。

两家公司大股东为同一人

针对网友提出的为什么海口的数字信息亭项目不公开招标,就指定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来运作这么大项目的问题,此前,海口市政市容委户外设置物管理处处长张鸿曾回应称,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运作数字信息亭和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上“有经验”。

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维纳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三亚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就是他们公司运作的。

南海网记者发现,2008年在三亚运作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为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

那么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又是什么关系呢?

南海网记者通过海南省工商局的公示系统查询到,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5月13日,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8月20日,两家公司出资最多的股东为同一人,都是杨锡忠。

7月3日,三亚新闻网记者前往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注册登记的地址——三亚河西路在水一方公寓翠居601室进行采访,但该房门始终紧闭。

物业公司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房间自2008年以来已经换过很多租户,上一个租户是一个类似协会的机构,目前已经退租,至于记者想要寻找的公司搬去何处,他们也不知情。

据辖区工商所负责人介绍,如记者反映的情况属实,工商部门可将三亚洋嘉公司列入“经营异常”企业之列,并进行公示。

项目上马程序与海口如出一辙

海口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是直接由市政府批文给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作,那么,早前在三亚,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到底是如何拿下这个项目的呢?三亚新闻网记者调查发现,海口、三亚两地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上马程序完全相同。

三亚市文体局副局长韩建平介绍,三亚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叫“出行宝”,2008年三亚市委宣传部门组织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决定上马这个项目,但会后并没有经过招投标,也没有举行听证会,对于项目发展至什么程度,也没有作出考核要求,更不用说是监管了。“当时就是说由这个公司(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来做这个项目。”

“我手头也没有这个项目的相关批文。”韩副局长说,会后,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同各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接,最终,三亚湾沿街的8个租赁点得以批复建设。

韩建平回忆称,在项目讨论之初,相关人士都认为“出行宝”项目有很好的前:“全民健身、绿色出行,老百姓租车也花不了多少钱”,但事实运营却“出人意料”。

三亚洋嘉只建成8个租赁点经营范围无“自行车租赁”

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在三亚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运用到底有什么成果?

早在2008年,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就在海南三亚运营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与杭州几乎同时开始这项业务。当时对外宣称,将在三亚铺设1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覆盖主城区,网络形成后,每隔1千米左右,市民和游客便可在一些交通节点找到租赁网点,为市民和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可是项目发展至2011年的时候,三亚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几乎全面瘫痪,长期无客上门,自行车开始生锈,甚至有些租赁服务点直接改建成了小卖部,最终成为占用公共资源的商业铺面。

如今三亚“出行宝”项目名存实亡,项目运作的实际情况和当初公司的承诺“天差地别”,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并没有建成100个租赁点,只建了8个,还占用了三亚湾沿线的绿化带。

“企业投资运作,政府同意他们建一个小亭,卖报纸等物品,还有广告位(用作回报)。”韩建平认为,项目所处位置是风光旖旎的椰梦长廊,人流量大,项目运作失败,经营和管理不善是主要原因。

根据工商局公示信息,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广告策划、旅游项目咨询、日用百货零售等19项经营许可,而其实际开展的业务并不多,日用百货零售成为8个租赁点过去的主要营收方式。奇怪的是,作为政府力推的“公共自行车租赁”却并不在19项经营许可之列。

三亚项目“失败”海口步后尘?

日前,三亚新闻网记者采访位于三亚湾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仅一个租赁点开门卖杂货,三亚新闻网对此报道之后,记者多次回访,发现唯一开门营业的租赁点也关了门。

7月7日下午,三亚市文体局副局长韩建平表示,由于当初未对“出行宝”项目的发展做出具体考核要求,鉴于目前租赁点的现状,文体局将约谈三亚洋嘉负责人,并规定时限要求整改,若整改不达要求,将重新寻找更具资质和运作能力的公司来接手该项目。

实际上,三亚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早在2011年就可以说是失败运营,就在同一年,海南洋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又成功拿下海口的项目。2011年1月,海口公共自行车项目首批4个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网点先行建设并进入试验阶段。2012年底开始启动300个服务点的建设,但是直到今日,原计划的300个服务点还没建设完成。

三亚新闻网记者调查发现,三亚和海口两地的主管部门在管理这么大型占用公共资源的项目时,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即项目从审批立项上学习国内城市走招投标、公示的做法,而是直接指定这家公司进行操作,在执行中也没有对该公司提出具体的要求,没有对企业的项目运营进行考核。企业未能按照原计划、规划去运作的时候,也难以受到约束。

海口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建设、运营以来,就饱受诟病,而它学习的理由则是来自“三亚的经验”,这不免令市民更加担忧,海口的数字信息亭会不会像三亚的处境一样,在最后荒废之际面临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或要易主的窘境?南海网将继续关注。

南海网三亚7月8日消息三亚新闻网记者邓松报道)

独家评论三: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南海网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因建设运营海口公共自行车项目广受争议的洋嘉公司,原来还在三亚搞过类似的项目,而且搞砸了。

据报道,当初经营三亚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叫“三亚洋嘉运动传媒有限公司”,可是这个公司的注册地址已人去楼空,工商部门称“可列入经营异常”项目。从海南省工商局的备案材料来看,“洋嘉运动”和如今经营海口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洋嘉文化”最大的股东为同一人,三亚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负责人和海口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负责人也是同一个,都是如今“洋嘉文化”的法人代表张建新。

话说到这里,“洋嘉运动”和“洋嘉文化”是什么关系,相信明眼人一看就知。巧的是,“洋嘉运动”2008年5月成立,三亚公共自行车项目同年8月开始运营。三亚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失败,“洋嘉运动”人去楼空,空有工商局备案。同一个“洋嘉”,同一个大股东,同样运营公共自行车项目,如果是同一家公司,为什么在海口三亚经营公共自行车项目用不同的公司名?如果2个“洋嘉”不是同一家,那“洋嘉文化”凭什么口口声声自己“有经验”?当年的“洋嘉运动”如今在哪里?是不是专为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而生?

《同一个人同类项目三亚失败海口重来?海口数字信息亭运营企业洋嘉公司运作内幕调查》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海口到三亚、海口到三亚动车时刻表、海口至三亚、海口到三亚多少公里、海口 三亚、海口 三亚 高铁、海口机场到三亚、海口到三亚动车、海口去三亚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