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企业单位 > 正文

关于三亚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6/18 10:20:06 浏览:54

来源时间为:2024-02-23

关于三亚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0日在三亚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三亚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执行三亚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自贸港建设纵深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加快建设,推动三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积极促消费扩投资,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1.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按季抓、月跟踪、旬分析、周调度”工作机制,及时出台各项举措,形成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71.3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年度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9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4亿元,同比增长23.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77元,同比增长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90元,同比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

2.市场消费加快恢复。充分发挥消费券撬动效应。分期分批投放旅游、零售餐饮、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离岛免税等政府消费券1.4亿元,带动消费超22亿元。积极促进离岛免税消费。三亚国际免税城C区、中免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二期开业,实行“即购即提”“担保即提”等便捷提货方式,全年离岛免税销售额超300亿元。持续释放消费需求。开展消费主题月系列活动,天悦城、海旅超体、日站等商业综合体顺利开业,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超级万象城文旅综合体、海棠故事(宽窄巷子)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出台促进首发首秀首店经济发展政策,超20家国际高端消费品牌首店落地三亚。

3.千方百计扩大投资。突出重点,实施市领导联系重点推进项目工作机制,重点推进247个项目。印发实施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303个。在全省率先成立市重大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红旗奖”“蜗牛奖”评选,建立“现场调度”“本级调度”“专题会调度”三级调度工作机制,累计调度项目超700个次。聚焦开工,分六批集中开工153个建设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商业、科研等多个领域,总投资475亿元。增强后劲,建立项目策划储备常态化机制和全流程跟踪服务培训机制,策划储备项目1087个,总投资5395亿元。12个项目入库国家发展改革委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1.科创高地建设汇聚新动能。一是科创能力体系加快构建。坚持“产、学、研、城”深度融合,32家科研机构入驻崖州湾科技城,5家国家级科研平台、25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运行。二是科技产业集聚高地加快培育。加快建设高标准科研平台项目集群,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深海装备加工与装配中心等超20个项目已完工并陆续投入使用,引进国投集团、大北农、明阳集团等重点企业。三亚紫金黄金精炼项目顺利投产,工业发展短板加快补齐。出台三亚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10家。崖州区数字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三是知识产权特区加快建设。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落地三亚,高标准推进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业务运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58件,较上年实现翻倍增长。

2.旅游胜地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旅游市场复苏振兴。推出促进文旅消费行动50条措施,赴上海、成都、香港、俄罗斯等境内外主要客源地开展旅游推介活动,与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开展“双城联动”旅游合作,累计开通国际航班16条,正在运营境外航线14条。成功举办群星演唱会、国际玫瑰文化节、草莓音乐节等百余场文体活动,全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571.2万人次,同比增长95.6,旅游总收入896.6亿元,同比增长106.3。二是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天涯海角游览区免费开放,鸿洲码头休闲街区、鹿回头风景区分别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化艺术、休闲体育等旅游消费新业态不断丰富。印发国内首个二手游艇交易团体标准,游艇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开展租赁游艇夜航试点,全市登记游艇总量超1300艘,“名胜世界壹号”邮轮开通“香港—三亚”航线。三是旅游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推出低空旅游、水上旅游等多项地方服务标准和管理办法,三亚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向全省推广,全市10万多家涉旅企业入驻“三亚放心游”平台。

3.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新亮点。一是总部企业加快集聚。施行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亚中央商务区条例,出台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政策,“两个总部基地”三亚示范区正式揭牌,英特尔海南公司、紫金国控等获批大企业总部,全年新认定总部企业10家。二是金融业创新发展。首单业务不断突破,海南首支S基金落地,海南首单SPAC上市及并购圆满完成,海南国际清算所完成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业务,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完成首单农产品碳中和业务。QFLP累计引进外资8.6亿美元,QDLP试点企业海外投资业务顺利开展,三亚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创建名单。三是会展业复苏势头强劲。保利国际博览中心投入使用,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第三届海南热带水果产业博览会暨季果品交易会、三亚国际游艇展暨国际酒类展等10余个专业会展品牌相继落户三亚,全年举办会展活动2622场,其中,千人以上会议76场。

4.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实现新突破。一是南繁成果快速转化。出台热带优异果蔬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累计推广榴莲、榴莲蜜、燕窝果等新奇特优热带水果超1.2万亩,启动南山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创新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刷新我国热带地区杂交水稻种植的新纪录。二是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持续推进国家芒果产业集群、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亚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百亿级重点产业集群创建名单。“三亚芒果”入选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两品一标”认证企业达10家。三是农旅融合持续壮大。新培育2条省级以上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新增2家省级共享农庄,崖州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列入国家示范园创建名单,全年休闲农业(不含渔业)接待5894.万人次。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稳步提升

1.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一是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封关运作各项任务。7个封关运作设施建设项目、8个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点工程全部建成,完善并落实“首席风险官”制度,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专项行动。二是自贸港政策成效持续显现。自贸港政策稳步实施,“两个15”所得税政策享惠面持续扩大,三张“零关税”清单扩容增效,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进口货值全省第一。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规模15.6亿美元,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收支合计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倍。成功开通海南自贸港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完成海南首单文物临时进境审核业务和三亚首单国际艺术品保税出区展示业务。三是制度集成创新纵深推进。以“制度创新年”行动为抓手,探索实施首席创新官、课题导师制度,“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等2项创新成果入选我省第十六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2.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1 4 N”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加快构建。组建市区两级营商环境建设局,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市委书记信箱”,上线“政企约见平台”。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平稳划转260项行政许可事项。开展推动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遍访237家规上企业。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6万户,同比增长33。二是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深化“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上线市级“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97个,实现市级“零跑动”事项数2256项(含园区),“零跑动”事项可办率达91。“海易兑”惠企政策服务系统累计上线市级惠企政策135个,完成资金兑付超1.5亿元,资金兑付位列全省各市县首位。开展“机器管招投标”部分领域试点,涉及中标金额12.4亿元。完成2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住建、交通等10大基建领域市区两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三是“诚信三亚”建设加快推进。推行信用等级审批,创新打造“信用 游艇”“信用 海上酷玩”等一批具有三亚特色的信用应用场,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三亚连续5个月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全省第一。

3.开放格局全面推进。一是对外贸易稳步提质。出台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十条措施,二手车、新车出口业务实现“零”的突破,修订鼓励跨境电商发展扶持政策,中国(三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三亚机场跨境电商查验中心通过海关验收,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42.3亿元,同比增长13.1左右。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签发我市首张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核准证书,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4.8亿元,同比增长50。二是招商引资全面发力。持续开展投资促进“六大行动”,赴香港、英国、瑞士、德国及北上广深成渝等地开展靶向招商,举办专题招商活动超百场,新设国内驻点招商机构和国际商务服务点10个,新增央企(含子公司)12家、“三类500强”企业45家、持牌金融机构10家,实际利用外资8.43亿美元。三是区域联动更加紧密。琼港经济合作三亚示范区投资促进中心建成,10家企业入驻琼港经济合作三亚示范区,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区域合作不断加深。

(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1.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新提升。一是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构建。出台三亚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规定。创新性地将土地规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推荐:木板房 港口代码 空运快递 国际空运 编码HS 公司查询 手机 凉山 德阳 深圳 衡阳 仓储 巴彦淖尔 工艺 临沂 c1驾照 洛阳 烟台 行政区划 江门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