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资讯杂谈 > 正文

三亚焦虑:房价几年涨几倍本地人跟不上城市步伐

发布日期:2017/8/13 8:30:58 浏览:756

而在海口工作的王卓2007年结婚时在三亚春光路附近以3700元/平方米买下的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了15000元/平方米左右,周边新盘的开盘价也涨到了20000元以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尽管现在是当地人口中的“淡季”和“物价低谷”,三亚的生活成本依旧“高处不胜寒”。

“每个人都有红包。”这对于许多城市的居民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梦想,然而在美丽的城市——海南,它早在2010年就变成了现实。难怪消息一出,立刻在网上引起了各种“羡慕嫉妒恨”。

5月5日,三亚市宣布向62万居民

(包括本地户籍城乡居民和连续6个月以上参加三亚市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地户籍人员)派发第9次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360元,共计2.23亿元。

2010年,三亚首次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物价补贴。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财政资金13亿元。

对一个城市来说,发放“全民红包”是否显得过于慷慨?三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三亚人眼中,30年间,三亚从原来那座北纬18度的小渔村摇身变成了“国际旅游城市”,随之而来的高物价已经记不清持续了多少年,仿佛它与生俱来,又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在全国旅游城市中,三亚无疑是“特殊的一个”——在其中,旅游收入一家独大。三亚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三亚GDP为373亿元,旅游总收入就达233亿元,占GDP的62。同样是去年,这一数据在同属旅游城市的、只有11、19。而且三亚近几年的水平也明显高于全国。

繁荣的旅游业,并未使三亚市民的收入得到太大提升。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三亚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460元,而在杭州和青岛,这一数据分别是43868元、35227元。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来得实惠。三亚发放的“全民红包”,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进一步的现场调查发现,三亚的“全民红包”,表面上是对居民生活的直接补贴,更深层次则隐藏着政府对当地高物价的焦虑和担忧。

住房

三亚房价几年涨几倍:“都是外地人买的”

榆亚路1号,距离三亚市市委大院门口50米处,50岁左右的本地人陈阿姨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卖些饮料、零食和当地特产——椰子。虽然老伴中风后没了养家的能力,但由于是事业单位的职工,陈阿姨家里住的是单位的家属房。

这间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小卖部,让陈家一家三口在每月两三千元的生活花销之外“活得虽不是很富裕,但也不是很困难”。

但在三亚,像陈阿姨这样有家属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本地人并不多。陈阿姨说,只有自己家里有地盖房子可以租出去当地人收入相对好点,陈阿姨指着对于斜对面高高矗立的鸿洲时代海岸的小区房说:“这些商品房都是外地人买的”。

根据三亚市统计数据,2009年全年的房屋销售均价为11154元/平方米,2010年价格则暴涨至18319元/平方米。

公务员杨杨:买房不可能,好在有保障房/

高企的房价,对于三亚人来说可谓不能承受之重。

数据显示,陈阿姨所说的鸿洲时代海岸下半年即将开盘的西区四号楼均价达到40000元/平方米。

小李告诉记者,即便是目前时代海岸正在清售中的3号楼,价格也在24000元~32000元/平方米,均价达到27000元/平方米;价格也不低,“现在是22000元/平方米”。

相比其他城市,三亚的户型面积明显偏大。以时代海岸为例,二室二厅户型的面积在98平方米左右,一室一厅的户型面积在65平方米左右,相当于广州一些小区两居室的面积。以此户型计算,想要买一套这样的二手两居房,花费将高达215万多元。

2009年从海南大学毕业后考上三亚公务员的杨杨对记者表示,如果靠他的工资钱去买商品房,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

虽然公务员是当地人眼中的好工作,但在杨杨眼里,像他这样的外来公务员在三亚的收入处于比较底层的位置,“一个月也就四五千块,还不及开出租车的司机收入的一半。”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在1万元左右。

这让杨杨很焦虑。“在三亚拿着4000元的工资,还要供房贷、养家及日常开销,压力将非常大。”他强调,买商品房那是不可能的事。

杨杨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他从大学毕业,当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海南国际建设发展的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拉开大幕,一天后也就是元旦,“三亚的房价看着就涨上去了”。

据《法治周末》报道,2010年1月11日,也就是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出台的第7天,三亚凤凰岛700套房源当日销售一空。

“三亚的商品房基本被来度假的人买走了,像我这种根本买不起房。”杨杨说。

这话也曾从三亚市市长王勇口中说出过,他曾表示,当前三亚85的商品房都出售给了外地游客,靠普通工资收入,他自己也买不起商品房。

好在杨杨有资格购买保障性住房,但是拿着这套保障性住房,他认为“房子不能卖,即便卖也只能卖给政府,很难从升值中获利”。

即便如此,像杨杨一样的“幸运者”也不多。王勇在报告中提到,2013年三亚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530套,建成6444套,完成分配仅2150套。

“夹心层”:原来买不起,现在更买不起/

来自安徽的出租车司机林风已在三亚待了十多年,靠着旅游业带来的流动人口,身为出租车司机的林风在当地收入并不算低,但他仍没有能力买房。林风感叹说:“原来买不起,现在更买不起。”

林风指指车窗边2008年动工修建的一座产权式酒店说,“当时买断产权的开盘价是4.8万元/平方米,现在达到了6.5万元/平方米。”像他这样没有本地户口的人,既买不起商品房也无法申请保障性住房,只能靠租住民房生活。

在三亚南沙景区工作了十多年的黄可将这样的人称为“夹心层”,“既享受不了政府保障房、又无法申请廉租房的悲催工薪族”。

黄可认为,自己就是“夹心层”的一员,他虽然已经拥有当地户口,却因为不符合标准而无法申报保障房。

黄可最终和身边大多数同事一样,选择了租房,但现在连租房也成了黄可不小的负担,“市区或靠近市区的生活小区里,一间单间(月)租金在600元至700元,两房则在1000元左右。”而2003年,“租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单间每个月一两百元就可以了”。

中介小李告诉记者,现在高档小区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淡季也能租到4000元~5000元/月,而节当月甚至可以租到2万元/月。

即便是如此高的租金,小李却说“不用担心没人租”,外省公司驻三亚的负责人或者在三亚有投资的外国人是有能力租小区房的。至于本地人,他表示,有的有房子,没有的上班族就选择租民房。

房地产市场数据提供商禧泰房产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三亚的平均租金为100.42元/月/平方米,环比上涨31.78,同比上涨18.84,一举超过了北京成为租金最高的城市。

本地人:“候鸟人”一步步推高房价/

也有人从三亚房产市场受益。

在三亚某酒店做工程师的东北人马师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有个朋友10年前来三亚,花900元/平方米买的房子如今已经涨到了3万多元,“人家就指着这套房卖了赚钱呢”。但是马师傅自己却没能赶上好时候,“来得晚,房价都涨上来了”。

而在海口工作的王卓2007年结婚时在三亚春光路附近以3700元/平方米买下的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了15000元/平方米左右,周边新盘的开盘价也涨到了20000元以上。

但如今,辞掉工作来三亚的王卓又遇到了新的尴尬。王卓说她想创业,却发现租金奇高。一位在三亚海月广场友谊路附近租下一间面积约30平方米店铺的店主告诉记者,这家地理位置既非临海也非主干道的商铺,租金每月高达2万余元。

根据三亚统计信息网的数据,2013年3月至10月,三亚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每个月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6、0.6、-0.1、0.2、0.3、0.6、0.3、0.8;其中2013年9月,三亚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增长了3.7。

数据显示,2013年三亚市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税收收入中,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6.6、57.9和62.7,新兴高增值产业尚未形成足够强劲的增长点。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不断从房地产发展中受益,另一方面,政府和三亚本地人都无可奈何地意识到,“候鸟人”以及“”一步步推高了当地的房价。

据了解,在2014年4月3日召开的三亚城乡规划委员会2014年第二次会议上,三亚通过了《加强三亚市商品房户型管理的决定》,确定三亚市域范围内的居住类项目户型设计建筑面积应达到80平方米(含公摊)以上。

小李告诉记者,很快一居室、两居室的小户型都要没有了,因为三亚要告别小户型时代了。但是这样一来,三亚本地人的购房门槛也就越来越高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以上均为化名)

《《《

物价

生活压力大本地人“跟不上城市发展脚步”

外来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三亚的物价水平狂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尽管现在是当地人口中的“淡季”

[1] [2] [3]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 三亚市人民政府网04-19

    卢巨波卢巨波,男,1972年2月,汉族,湖南岳阳人,大学本科学历,1993年10月入党,1995年7月参加工作,高级记者,现任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 国旅集团将投50亿在三亚打造“海南国际免税城”04-19

    11月19日,中国国旅集团与三亚市海棠湾管委会在三亚签署“海南国际免税城”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旅集团将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三亚“国家海岸”海棠湾建设这一项目……

  • 120个!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来了04-18

    来源时间为:2024-04-17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张婷)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