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百姓生活 > 正文

三亚海棠区:红色热土谱写新篇国家海岸创新启航

发布日期:2019/10/15 14:29:52 浏览:667

来源时间为:2019-09-30

从默默无闻之地到国内外宾客高朋满座,从奋起直追到引领三亚旅游消费创新标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亚海棠区紧跟时代步伐砥砺前行,抓住“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等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华丽转身,形成三亚改革创新的开放高地。

未来的海棠区,正朝着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推进“改革开放标杆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城乡融合引领区、生态环保示范区、民生幸福实惠区”五大标杆建设,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国际化创新城区。

1927年11月21日,随着藤桥镇军田村一声枪响,崖县(今三亚市)第一个革命策源地诞生。随后,琼崖南部境内最早的县级基层党组织诞生于藤桥镇,1928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崖县(今三亚市)委员会”成立;藤桥镇仲田岭承载了三亚市最早期的革命记忆,见证着“23年红旗不倒”的传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亚人民砥砺奋进,写就了动人的“鹿城传奇”,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美丽“蝶变”。2001年6月,林旺镇、藤桥镇合并成立海棠湾镇。2015年撤镇设区后,海棠湾镇成为如今的海棠区。昔日红色热土,变成了今日的国家海岸。骨子里传承着红色基因的海棠区人民,继承了革命先烈们砥砺前行的进取精神,正以奋发、昂扬之姿续写红色热土的新篇章。

三亚诊所

蝶变海棠

从小渔村到国家海岸

70年前,生活在海棠湾片区的人,一定无法想象,如今的海棠区,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小时候村子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大家就靠着种点水稻生活,虽然村子里环境很好,但是大家的日子还是比较清苦。”回想起当年的场,和新中国“同岁”的三亚市海棠区龙江村委会老支书高方奇记忆犹新:住的是茅草房,走的是沙土路,吃的是萝卜白菜,睡的是硬木板……那时候家里有间瓦房就算条件好了。

那时候的三亚,还叫崖县;那时候的海棠区,还是林旺、藤桥镇。

高方奇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16岁时第一次“进城”的经历:他和爷爷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沙土路来到林旺镇,然后经过漫长地等待,坐上了开往三亚的班车,又摇摇晃晃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当时的崖县县城。“那次还是因为有亲戚结婚,要不然我还不知道啥时候才有机会‘进城’。”他笑着说。

2005年,海棠湾被定位为“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2008年,海棠湾以“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发模式迎来了实质性开发建设。得益于自然、旅游等资源优势,短短数年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得以加速发展。“国家海岸”迅速成为海南一个新兴的高端旅游度假区。

三亚诊所

绵延22公里的国家海岸海棠湾,吸引了威斯汀、喜来登、希尔顿等国际品牌酒店争相进驻,孕育了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三亚国际电音节等时尚潮流,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亚特兰蒂斯、蜈支洲岛、海昌梦幻不夜城等旅游创新业态正在引领的奋斗新时代,海棠区已形成一个以旅游度假、免税购物、医疗健康等主导产业的国家海岸休闲园区。

同样担任过龙江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的黎伯牛,如今住在宽敞明亮的安置区。他是海棠区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之一,“现在的生活哪是以前能想象的!你看这些房子现在多漂亮。”他说。

三亚诊所

“那时候我们村的征地工作我都有参与,一开始个别村民还不太理解,我们党员干部带头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践证明我们是对的。”黎伯牛说,现在整个海棠区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生活质量,都比开发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亚诊所

“村子里有些村民已经住进宽敞整洁的安置区,我们估计也快搬进去了。”高方奇说,现在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输“城里人”。

创新海棠

引领三亚旅游消费新标杆

三亚亚特兰蒂斯被誉为国内旅游项目的新标杆,来自天津的游客赵帆带着家人尽情地享受刺激的水上项目后感叹道,在这里,足不出户就可以玩三四天。

亚特兰蒂斯附近,三亚国际免税城也是引领新业态的代表之一。这里每天都人潮涌动,2019年节期间,一天的营业额超过一个亿是他给海南旅游发展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蜈支洲岛、海昌不夜城……在海棠区,最能感受到海南旅游发展的最新方向。目前,海棠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旅游度假、免税购物、医疗健康等主导产业的国家海岸休闲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352亿元,实现GDP约366亿元、税收约130亿元,各类入园企业超600家,备受关注的HelloKitty主题乐园已于2019年正式落户。

三亚诊所

“以前海棠湾没有开发,大家都不知道,现在可是大名鼎鼎的国家海岸。”三亚市海棠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奋起直追到引领三亚旅游消费创新标杆,如今的海棠区已令人刮目相看。

大跨步向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迈进的海棠区吸引的不仅仅是游客,更有不少大企业和大项目,他们纷纷选择海棠区作为自己总部经济在海南的落脚地。

依托大企业、大项目的“领头羊”效应,保利国际会展中心、中国电子海棠湾信息安全产业园(一期)、中国人寿国家海岸健康公园等项目纷纷进驻海棠区,促进产业向旅游业、医疗健康、会议会展、热带高效农业、商贸物流以及高新科技等多样化产业的发展。

海棠区已先后有太平金服、复兴文旅集团南方总部、酷怡国旅、太平投资、中交海投、小牛资本、国美集团、世茂集团、腾邦文旅、国网(海南)等12家企业在海棠区成功注册,并实现了海南省首家中外合资旅行社——酷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落户海棠,谋划着新时代的新起点、新使命、新蓝图。

而这些总部经济落户海棠区,也成为国家海岸快速崛起的推进器。

三亚诊所

三亚海棠湾河心岛项目

生态海棠

多措并举提亮绿水青山“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棠区,更是如此。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三亚铁炉港养殖渔排最早始建于1987年,近年来由于经营活动过于频繁,各类生活垃圾、污水和餐饮废弃物直接倾倒、排放入海,一度导致该区域海水出现不同程度污染和水质下降。

经实地测量并经审计部门审定,铁炉港内有渔排共计151家,其中养殖渔排114家,总面积81290.5平方米;海鲜渔排37家,总面积25553.26平方米。

这些渔排背后,都是一个个祖祖辈辈在这里靠海生活的家庭。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群众生机的关系,成为摆在海棠区面前的一道考题。

经过认真谋划,海棠区从摸底调查到制定切合实际的退出补偿机制,从助推渔民转产转业到筹划极具地方特色的“休闲渔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工作。至2018年底,这些渔排全部被拆除。

如今的铁炉港,海水清澈、通航便利。曾经依靠渔排特色闯出品牌的海鲜餐饮行业,正在政府的引导下转产转业。

三亚市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99年经市政府批准建立,规划总面积4380亩(含水域面积)。该保护区原有自然生长的红树林45亩,其突出特征是古树特别多,国内榄李、红榄李、木果楝、海莲、木榄最大个体均分布在这块滩涂内,可以说是国内最古老的红树林。

为了保护好这块宝地,海棠区计划于2019年完成清退约2000亩虾塘、鱼塘,并将由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其中,修复造林占比70,修复湿地占比30。

同时,海棠区正在建设海棠湾水系工程作为一项集防洪、排涝为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三亚海棠湾水系工程南起铁炉港,经大小龙江塘,北至椰子洲岛,出海口接近土福湾。水系工程完工后,将串联起铁炉港潟湖、藤桥南北河、大小龙江塘、指状湿地、椰子洲湿地等海棠湾丰富的自然地貌景观,还将开辟一条水上内河游览廊道,为游艇游船通航创造条件。

“海棠区将以最严格的的保护措施,在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过程中保护好绿水青山,保护好我们的海岸线,全力打造生态环保示范区,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海棠区委书记吴清江说。

三亚诊所

幸福海棠

打造民生幸福实惠区

9月的三亚依旧热情如火,在三亚海棠区蜈支洲岛景区,汤国庆正驾驶动感飞艇,带着游客感受大海的魅力,享受游客发出的尖叫声。和众多海棠湾本地人一样,汤国庆在自己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海棠区农民纷纷“洗脚上田”,海棠区渔民“收网上岸”,换上了酒店景区服务员、救生员、潜水员或创业者等全新身份……

三亚诊所

对于汤国庆和他的家人来说,改变的不仅仅是工作方式,更是对生活的态度。因为他们,生活在海棠区很幸福。

已经而立之年的汤国庆还在筹划一件大事,那就是结婚。“女朋友也是村里的,准备明年就结婚了。”汤国庆笑着说,以后孩子就在村里的小学读书。“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教室都破破烂烂的,你看现在那学校修得多好啊。”

距离汤国庆他们家不到四公里的地方,就是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我们现在身体有什么毛病,都不用到三亚市区的医院去,在海棠区就能搞定。”

医疗方面,解放军医院海南分院与海棠区社区卫生院合作建设医联体,以全科医生制度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海棠区常住人口签约35152人。

教育方面,海棠区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校园校舍等软硬件设施,引进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等,在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中排名全省第一,全区32所学校中,有1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规范化学校”,18所学校被认定为“市级规范化学校”,人大附中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