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三亚 > 百姓生活 > 正文

三亚市区域卫生规划(2018

发布日期:2019/1/7 9:52:20 浏览:4096

三亚地区院前急救、危急重症院内抢救护理以及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等一体化应急保障体系。即成立三亚市急救(指挥)中心,划归三亚市卫计委直接管理,以三亚市人民医院和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为为龙头,区急救(指挥)中心和院前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共同建成比较完善的急救网络。逐步建成覆盖全市各区的应急信息网络平台,完善应急实验室网络体系、健全应急储备管理和应急保障机制。

三亚市急救中心(与三亚市紧急救援中心合并职能):负责制定院前急救的总体规划、建设标准,开展质量检查和督导;120呼救的“集中受理、统一调派、高效指挥”;突发事故医疗救治的应急指挥、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和宣传。积极参与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和海(水)上、航空类基地建设,提升空中转运、海上医疗急救、重大灾害救援能力。

(9)血站

按照《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强海南省血液中心三亚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省血液中心三亚分中心依法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血液采集、制备、供应、调剂,临床特殊需求血液检测与服务,临床用血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根据三亚市医疗机构的发展及临床用血的需要,依照《海南省公民无偿献血条例》,为方便市民献血,在全市各行政区域合理设置固定献血站和停放献血车。

(四)医疗健康产业

充分发挥三亚市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以发展热带特色和中医特色的健康旅游为载体,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健康旅游消费水平,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1)发展高端医疗、国际医疗旅游等医疗健康产业。重点发展项目主要包括以301海南分院为龙头的海棠湾医疗健康产业板块建设以及恒大妇产医院、海棠国际养生社区、国寿健康公园、海棠湾医疗公园、北大口腔医院三亚分院、广安门医院三亚分院、鸿森医院、国康医院等项目建设(专栏3)。

(2)推进高端及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和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以三亚市市中医院为龙头,在海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和服务贸易示范基地、中国-亚欧国家中医药疗养国际合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和内容,培育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知名机构、产品和服务品牌,打造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和服务贸易标杆和示范区。服务国家战略,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专栏3)。

(3)推动医疗健康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国际健康旅游消费胜地,构建国际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打造国际知名的疗养康复中心、养生休闲基地;二是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大力发展健康休养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相关产业,打造南部生命健康医疗产业集聚区,推动以医疗、康复、养老、养生等为主体功能的健康产业链建设;三是培育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健康产业带。

六、卫生人力资源

(一)人员配置

到2020年,全市执业(助理)医师3800人;注册护士4750人,医护比达到1:1.25。公共卫生人员950人以上;全科医生1900人以上(附件5)。此外,卫生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端和急需人才可根据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行动态调整(专栏4)。

1.医院

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为重点,以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和医师标准工作量为依据,结合服务人口、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等因素配置医生和护士数量,合理确定医护人员比例。到2020年,全市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低于80,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占比不低于60;注册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不低于60,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占比不低于20。按照医院级别与功能任务的需要确定床位与人员配比,承担临床教学、代教实习、支援基层、援外医疗、应急救援、医学科研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适当增加人员配备。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到2020年,基本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形成“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力争实现每万常驻人口有2名全科医生,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1人以上,基本满足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省规定标准,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人员数量综合考虑管辖地域、服务人口、监督执法任务工作量配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机构应当根据服务人口、社会需求、交通状况、区域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承担的功能任务等合理配备人员。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区域内人口数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配置公共卫生人员。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应当根据年采供血等业务量进行配备。急救中心人员数量应当根据服务人口、年业务量等进行配备。

(二)人才培养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以及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完善与本市人才政策相衔接、与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人才保障政策。强化医教协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加强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培养合格临床医师。以卫生计生人才需求为导向,改革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医学继续教育能力建设,推动医学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建设,提升卫生计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实施卫生人才强医战略,加大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创新医学 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医学学科带头人、优秀医学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专栏4)。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在岗培训制度。通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岗医师转岗培训、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层次、引进国外全科医生及全科理念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水平。

(三)人才使用

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保证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80,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卫生人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发展和合理流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员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医药卫生人才倾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为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实行编制备案制,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并进行动态管理,探索多种形式用人机制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分工协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规划执行的领导和协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共同做好规划的实施。市及各区卫生计生、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国土、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推进卫生设施规划的实施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要研究起草区域卫生设施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机构编制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区域卫生设施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安排,依据规划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财政部门要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创新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有效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规划国土部门要依据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审批建设用地。民政部应与卫生部门协作,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加强规划衔接,切实保障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将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纳入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依据。加强与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做到“多规融合”,统筹全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对保障基础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要优先保证,已确定为医疗卫生用地性质的地块或已建成的医疗卫生设施原则上不得转作其他用途。新建和现有医疗卫生设施改扩建若涉及对原有控规进行补充、修改、完善的内容,建议依据本规划按有关程序开展控规编制或修编,保障医疗卫生设施用地需求。

(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严格控制政府办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为社会资本办医预留发展空间。制定鼓励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需要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由社会资本举办。支持社会资本举办新增符合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与用地规划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与特色的康复、疗养等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卫生健康服务产业,提供心理咨询、口腔保健、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发展高端和特需医疗服务市场,形成民营医疗服务体系与公立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和职责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四)建立规划实施评价机制,使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医疗卫生设施应按国家、省和市相关标准进行建设,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医疗卫生用地紧张的实际,可适当放宽建设标准。加强规划实施评价工作,在规划中期,评价规划执行情况,研究解决规划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考核评价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等发展变化情况,对本规划进行修订,使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规划每5年修订一次,报市政府审议后执行。

(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为契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海南省情和三亚市情,从实际出发,探索更加灵活开放的医疗健康产业政策体系、运营模式、监管模式、管理体制、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和国际合作体制机制。二是要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立与国际化要求相适应的监管队伍。三是尽快建立中医药市场准入机制,构建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和国际营销体系,加大对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关项目的投入。

附件1

2020年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2015年现状

2020年目标

指标性质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4.98

7.5

指导性

医院

4.44

6.2

指导性

公立医院

3.3

4.2

指导性

其中:市属医院

指导性

区属医院

指导性

其他公立医院

指导性

社会办医院

0.97

2.0

指导性

基层医疗机构

0.54

1.3

指导性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